
胡国文,2003级博士。
1957年4月出身于江苏省泰州市。1982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技术专业,2010年3月获得东南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7月晋升为教授。现为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学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电气工程(应用型)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享受盐城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机控制技术。
历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SA收录2篇。主编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出版的《民用建筑电气技术与设计》、《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子电气设备工艺学》、《建材企业电气技术》教材四部。获国家专利2项,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5项,市级科研成果7项。
一、主要教研成果:
1、1998年8月作为项目主持者之一完成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获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排名第2);
2、1998年10月主持完成“盐城工学院电工电子实习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革” 教学研究项目,获盐城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1/6);
3、2002年11月主持完成“产学研结合营造培养电气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工程实践环境”教学研究项目(2002年11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4、2001年3月主编完成《民用建筑电气技术与设计》教材(2001年3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获盐城工学院优秀教材特等奖);
5、2005年6月主编完成《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教材(2005年6月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6、2005年7月主持完成“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基本技能的思考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2005年7月获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优秀论文);
7、2007年10月主持完成“建筑电气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研究项目,获盐城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主要科研成果:
1、主持完成“手提式建筑钢筋对焊机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 科研项目,2001年10月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1/3);
2、主持完成“低压电力系统可控并联电容无级柔性补偿技术研究”科研项目,2001年11月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1/10);
3、主持完成“10KV高压电力系统容性无功无级柔性补偿技术研究”科研项目,2003年12月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1/10);
4、主持完成的“10kV高压电力系统可控并联电容无级柔性补偿技术研究”科研项目,2005年03月获盐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10);
5、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的“高速轨道交通数字信号电缆研究” 科研项目,2008年3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2007年12月,企业合作项目);
6、主持完成的“分布式银行流媒体数字视频监控技术软件”科研项目,2008年7月获国家软件著作权(项目主持人1/12);
7、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完成的“集成电力电子模块建模与优化” 科研项目,2010年10月获盐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8);
8、主持完成的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异步电动机综合节能与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2009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项目批准号:07KJB470124)(1/10);
9、作为项目主持者之一完成的“基于电容电流内环的并网无缝切换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研究项目,2009年10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10233696.1(2/6);
10、作为项目主持者之一完成的“基于ARM的异步电动机智能无功节能控制器” 研究项目,2009年9月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