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朱建国教授:6σ方法引领电机驱动系统的规模化生产
信息来源:李天一  发布日期:2017/6/14 14:11:33  点击次数:

      2017613日下午,应JEMPEL邀请,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朱建国教授动力楼318会议室做了题为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ible Electrical Drive Systems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朱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电机设计、控制策略、磁滞模型和材料特性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经历列举典型科研成果并进行详细剖析。朱教授指出,电机优化设计不应局限于部件级别,仅针对本体设计或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而是应当结合材料、电磁学、热力学、力学、电力电子学、应用数学、机械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相关学科,开展跨越多学科,多目标和多层次的优化设计,以实现高品质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生产和高效应用。朱教授尤其提到了6σ方法在电机驱动系统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朱教授和与会者就相关专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朱教授深入浅出的报告,开阔了与会师生的学术视野,对我校学术以及科研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时值考试周,紧张的复习并没有减弱大家的热情。许多同学慕名而来,聆听朱教授在电机优化设计领域的科研经验,通过此次交流,广大师生表示深受启发,为探寻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本次报告吸引了包括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汇川、埃斯顿等学术界和工业界近80人参会。

 

老师同学们认真聆听朱建国教授的讲座



朱建国教授与大家热烈交流


朱建国教授微档案

朱教授从事电磁场理论与数值分析,磁性材料特性的测量与建模,电磁设备的设计,电机与电力电子驱动系统,电力传输系统,智能微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作为主研人参与了近50项科研项目,在相关领域的国际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逾70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00多篇。朱教授作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计算电磁学(COMPUMAG)学会、澳大利亚电力工程指导委员会等多个组织的核心成员,曾任2006年首届亚太地区应用电磁场和力学大会(APSAEM2006)主席,2011年国际计算磁学大会(COMPUMAG2011)主席,20161&2维电磁测量及应用技术国际会议(2DM2016)主席和2017年国际电机和系统会议(ICEMS2017)主席,已在中国、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应邀累计做40多场学术报告,获得亚太地区电磁和力研讨会(APSAEM06)优秀主席奖。


文字:王武森

摄影:王武森

审核:王   伟